张宇航:硬上的“编外”志愿者
病毒无情,人心有爱!
在天大核酸检测的现场
处处可见挺身而出的学生志愿者
寒风降低了校园的温度
奔走的同学们温暖每个人的心间!
他,在大筛前线连续奋战七天
1月18日,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第八次核酸大筛现场,张宇航又连续工作了三个多小时。张宇航是材料学院2020级硕士生,尽管近两次大筛都被大部分学院“包场”,一些学院志愿者被学校安排轮岗休息,但张宇航还是以自己是“编外”志愿者、体力顶得上为理由,找到辅导员坚决要求继续上场,这也是他连续奋战的第七天。事实上,张宇航做志愿者的坚韧在去年暑假期间就已经展现出来:在河南特大洪灾及随之而来的新冠疫情中,他就曾单兵作战多晚志愿值夜。
左二为张宇航
去年暑假,正赶上河南洪水爆发,之后紧接着就是疫情,张宇航也正是在那时真正体验到了做志愿者哪里需要就去哪里。宇航的家在河南焦作,当时他所在的街道也实行了管控措施。他参加了防疫工作,主动承担起晚上10点到次日早上8点的社区出入登记工作。宇航说:“现在的工作相较于那时候已经轻松很多了,至少是‘白天’的工作,而且没有蚊子,也不下雨。”由于社区工作者里,就他一个年轻人而且隔天不用上班,所以他一个人就通宵值守了数个夜晚,直到开学返校。
疫情爆发以来,北洋园校区进行了连续多轮的核酸大筛。在第一轮志愿者征集中,没有“秒杀”到志愿者名额的张宇航急了。二轮大筛时,张宇航和室友就直接找到辅导员老师要求加入志愿服务队伍,“我的目的很简单,就是想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!”很快,张宇航就接到了任务——二轮核酸检测的信息录入工作。此后在第三到第八轮大筛中,他的工作主要是协助辅导员在室外引导学生分配检测通道。
张宇航说,“引导学生们去检测通道的工作,主要问题可能是同学们不太清楚流程,不清楚每一个通道大概在什么位置,以及需要不断跟大家重复不要跑,不要跑,只要第一个人不跑,记清楚要去的检测通道号码,后面的同学不跟着跑,就能很大程度减少混乱,同时也会适当减少我们的工作量。”参与了多轮核酸检测志愿工作,张宇航同学总结了工作上的难点并一一克服。
室外的低温环境,凛冽干燥的寒风,只有一层薄薄的医疗乳胶手套和不太厚的毛绒手套,忍受不住了就用学校提供的暖水瓶捂捂手。学校对志愿者的“强制轮岗休息”都被他以个人体力能顶得住为由推脱了。寒冷的深夜,需要连续站岗四到五个小时,有耐心地重复同一句话,最晚时候直到晚上九点多才能吃上第一口热乎的饭菜,志愿者的工作辛苦,但宇航却乐在其中。
“大家都是在不同的战斗岗位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努力。”对于志愿服务,张宇航说。
天津大学、南开大学互开“空中讲座”,共抗“奥密克戎”
党旗高高飘扬:我是党员 我出列!
天大学子抗疫日志 | 每个人都是好样的!
孙艺玮:北洋园里的“卫津路战友”
天大“战疫”生活微指南~邀你齐心协力来补充!
学生记者 / 程文正
记者 / 刘晓艳
责任编辑 / 赵天翼
底图设计 / 黄蕾
审核 / 王鑫 刘洋「 天 津 大 学 新 媒 体 中 心 」投稿 & 加入我们 tjunmc2019@163.com
为“同学们”点1000个赞(在看)↓↓↓